公告版位
新家裝修中... (Nov. 2013)

目前分類:同性論述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轉載自奇摩新聞 http://yhoo.it/TSWZiw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小情侶艾林與凱蒂出門約會時,和普通情侶沒兩樣,男的俊女的美,不過其實兩人都是變性人。
 
十六歲的艾林原本是女兒身,還曾參加過選美比賽,擅於跳芭蕾舞;十八歲的凱蒂則是男兒身,但自小喜歡玩洋娃娃。兩人的童年都飽受性別認同所苦,並遭同儕訕笑與霸凌,變性後才找到真正的快樂。
 
艾林自五歲起就覺得自己骨子裡是男生,偏好三鐵與攀岩,卻被母親逼著跳芭蕾、參加選美。他說:「我對女人的東西一點也不感興趣,成長過程中,別人說我是蕾絲邊,但我知道自己不是同性戀。」所幸母親現已改變初衷,支持她變性。艾林目前靠注射男性荷爾蒙、束胸維持男兒身,日後將進行乳房移除手術。
 
凱蒂也同樣自小就有性別倒錯的強烈感覺。她十五歲之前一直是男生,名叫路克,父親是美軍陸戰隊上校。她說:「我三歲就知道自己想當女生。我滿腦筋想的都是洋娃娃。我痛恨自己的男性身體。」三年前她開始注射女性荷爾蒙並長出胸部。繼而在十八歲生日過後四天,受惠於善心人義助四萬美元,接受變性手術。
 
她和艾林接受治療期間認識彼此,由於同是天涯淪落人,很快便墜入情網。她說:「我們現在的樣子很正常,別人都沒注意到我們有什麼不同。」


======================================


看了大部分網友的留言都給予肯定, 可見大家對性別平權的觀念在進步中。 除了引用經文把LGBT和其支持者(直同志)一起罵的衛道人士和用污辱字眼留下無意義回應的人之外, 另外有些人的反應則是: 何必多此一舉?


這是對「性別認同」及「性傾向」不了解之故。 在此對於我覺得應該是常識的部分簡單說明一下。


艾林與凱蒂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和他們愛上伴侶的性別是兩回事。 他們是先覺得自己的靈魂裝錯身體, 所以才會想要變性, 這是他們個人的性別認同, 至於變性後對異性會感產生愛戀, 則是性傾向屬於異性戀者, 剛好變性團體裡的朋友有同理心, 兩人情投意合也是美事一樁。


所以當然也有人變性後的性傾向愛的是同性, 另外性別認同中也有 sex 和 gender 的分別, 例如有些人喜歡做變裝打扮, 但不會想要變性, 也就是基本上認同自己的先天生理性別。


不過說再多標籤的定義, 了解與自己不同的族群進而包容性別多元, 才是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祝福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與真愛, 艾林與凱蒂是幸運的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主文來自小玉社長的分享, 內容有點長, 請各位同志及朋友們耐心讀完
本文和其他相關消息也可參考基本書坊的部落格: http://gbookstaiwan.blogspot.com/
我想提醒一下, 美國其實並沒有台灣朋友們想像的那麼自由開放
也是因為教會更普及, 在政治體系中的力量更大, 有『聖經帶』之稱的州對同志們都極不友善
當年斷背山還被禁演, 而且反仇恨的法規中也並不一定包括保護同性戀者的條款
弱勢團體的權益都是要主動爭取來的, 這些團體裡面的老師、同志和直同志都需要大家的鼓勵
也請大家密切注意之後幾場公聽會的情況

南區性別多元教育公聽會,活生生的性別霸凌現場!同志們,懇請奮起,為自己的尊嚴與生存權而戰!‏

各位親愛的朋友、夥伴,

反對性平課綱、性別多元教育的基督教團體[
真愛聯盟]
已在國教
司以及訓委會的巡迴公聽會,
進行組織化的動員。
昨(7/20)的南區
​公聽會上,超過250位人士到場干擾及影響公聽會進行。(現場實況紀錄在本文底下)

這次真愛聯盟的行動,組織之嚴密、動員之龐大,
是台灣反​同勢力堪稱最大的一次行動。
為了公聽會,真愛聯盟在北中​南舉辦了三場組織動員說明會;
從國教司公聽會到訓委會公​聽會,真愛聯盟支持者發言,也是有策略性的轉變;
南區公​聽會前,真愛聯盟竟然能透過私人關係,
向台南大學借用了​公聽會的同一個場地,從12:00開始,在齊明帶領下,​進行禱告與行前教育。

種種跡象,都讓我們警覺到,同志社群以及友善團體,必須​更有組織地進行。

在此,呼籲各位同志朋友,還有支持、關心同志社群的朋友們,
請​將這些行動,或是南區公聽會的相關文字記錄,
傳遞給:在​此之前還不瞭解、或還沒機會採取行動的更多人。我們必須​將行動往外做更大的動員。

性平教育、課綱實施,這一場戰爭絕不會是保守教會反同的​最後戰爭。
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必須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在各團體的行動或策略上有更嚴肅、更縝密的策略思考。才​能讓行動發揮更大的效力。

台灣同志運動過去2​0年努力的一點點成果,
並不能因此讓我們安穩、有尊嚴地​做一個同志。
真愛聯盟龐大組織動員力的保守反撲力量,隨​時可能讓一點點的進步歸零,甚至倒退。

在公聽會上,同志們努力維持理性對話的可能,
始終維持良好的禮貌和教養,為自己生存的基本尊嚴而發聲,
但竟然連這一點小小的卑微的願望都不可得,
公然被噓下臺,發言被撲殺,被人團團包圍,當面嗆聲:「噁~同性戀!」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性別霸凌現場,
我們眼睜睜看見缺少同志教育的後果,
就是製造出這樣一群不理性、毫無民主素養、膽敢口出惡言賤斥他人的分子!
原來「真愛聯盟」口口聲聲稱的「尊重同志」,採用的行徑就是這樣!

許多朋友看到7/20南區公聽會的現場實況,感到憤怒與​難過,甚至落淚。
但,請把你的憤怒與眼淚,化為行動的力量。

行動!就有力量。同志運動需要你的支持與參與,
沒有人能夠自外於這股惡勢力對你我尊嚴的撲殺,
請為
自己生存的權益​、為我們所堅信和捍衛的價值而戰!



【720南區公聽會紀實-1】

標題:記20110720訓委會公聽會南部場
作者:Samuel Liu 寫於 2011年7月21日 0:00
出處:臉書 http://goo.gl/qH8UP


從 台南回到高雄的路上,我的意識都還清楚。直到小排來載我,我還指名要去吃某家日式料理。桌上炒烏龍擺著,我根 本無心動筷,直忙著要跟小排轉播今天公聽會的實況。片段片段地講,突然,一陣失神,然後,我就哭了。那眼淚,或許是壓力大到極致後的釋放,或許是感到萬般 無奈的痛心所致,總之,就是那樣落下來了。
 
今天一 早,我們10:45就集合完畢,搭淑芳老師的車前往臺南大學。約12點抵達南大附近後,用過午餐,就走向 文薈樓探勘狀況。因為去得極早,想說可以先排隊簽到,不料,早有很多人已經包圍了工作人員(大學工讀生?)。其中,有一草莽味十足的男子,砲火最猛,一直 嗆聲:「啊是欺負我們不會用電腦喔!為什麼還要網路報名啊?我們也要進去啦!」他的同夥也在旁一起叫囂施壓。當下,我跟豫芬老師說:「今天會很可怕喔。」 (想不到一語成讖XD)。
 
吵著吵著,某教育部承辦人 員出來了。他想跟草莽男解釋,但草莽男始終不聽,反覆喊著:「為什麼沒報名的人不能進 去?公聽會是這樣搞的喔!這樣哪叫公聽會啊!上面的人都是內定名單吧?」接著,呂明蓁老師出來,也試圖跟不能進場的人解釋清楚。但是,溝通依然無效,吵雜 不止。草莽男還說:「我是台灣人,妳要講就講台語…」。呂老師受不了這麼無理的人,前所未見地喊出「你莫名其妙!」,接著才有發言的餘地。這時,旁邊有一 婦女,帶頭高喊著:「公開錄影、公開錄影」,完全無視議事規則;甚至,她還打電話去賴清德秘書辦公室,要求市長也來參加這場公聽會,因為她強烈不允許「只 有100個人來決定我們台南100萬人的事情!」(何患無詞啊啊啊啊啊)。然後,警察就來了。我想,應該是賴清德秘書叫過去的。不過,警察可能看不出現場 有哪個人有生命威脅,很快就走了(其實精神威脅超大的!)。
 
13:30 一到,我們開始簽到、填發言順序表。過程中,一群教會青少年出現了。他們口貼膠布,上面寫著「純潔 /pure」,還有人拿著「反對同志教育」之類的海報,一大群站到報到台的後方。每個人的表情都很肅殺以外,只要聽到反方的叫囂,甚至還會用力鼓掌。(小 插曲:真愛聯盟有個男生,高中生吧,看到有個白化症女孩,還對著她大喊:「外國人來這邊幹什麼!」由此就可見他們對於弱勢的態度了。可悲。)
 
14:00 進場前,承辦單位說:「凡是沒有報上名的,都可以等到報名者坐定後,再進去補空位。」話未說完,一陣 擁擠,他們都跑往另一扇門前了。約14:15,報名者大致坐定,便開了門,讓那些民眾進來。那種盛況,我從沒看過。如果學校班親會有這麼認真積極的家長, 我們的教育一定很成功!
 
議程開始之後,先是訓委會的報告。羅清水常委比國教司長黃子騰好太多了!他清楚說明這場公聽會是來聽取大家意見的,不像黃司長一開場就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接著,是編著者的發言時間。游美惠、洪菊吟和卓耕宇三位老師不卑不亢的說明時,我心裡還想:「這樣很好耶,也算是順便給真愛上點性別課啊。」卻不知道風暴正在醞釀中。
 
意 見交流一開始,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前五位發言者,全是真愛派,說的都是些老調。倒是整場下來,我發現他們使用 的技倆,跟0713國教司公聽會時有所不同。0713那天,他們最常使用的身份是「一個憂心教育/關心孩子的家長」,這次,卻大量聲稱「我是在做生命教育 的」或者「我來自輔導系統」。亦即,他們真的已於事前擬好攻擊策略,而非烏合之眾而已(確實,他們0716就開過會前會了)。今天齊明也有到場,但仍未發 言。他心裡或許在想:「我的棋子個個都好聽話好有戰鬥力啊!」
 
交 流過程中,是讓人最不舒服的時候。只要真愛派發言,每講一個段落,一定會得到如雷掌聲加鬼吼;只要是我方說 話,一定伴隨著噓聲或murmur,試圖影響我們。那種感覺,極度不友善,不禁讓人感到害怕。像我左邊坐了個真愛派,我就害怕被她看到我發言條上的學校名 稱,還不得不刻意遮住。多可悲啊,明明做的是正確的事,可是在多數暴力下,連我都不得不畏縮啊。
 
雖然我有點「驚驚」,還是要起來發言(發言內容請見〈有愛無礙〉)。發言過程中,我被「反應和」,被開罐頭,被打斷,是我活了35年來,受到最無理/無禮對待的一天。我痛心到不行。
 
如 果是自己痛心,其實也就罷了。直到珊珊老師站起來發言時,我就崩潰了。當她說到她「用生命在推動性別教育」 時,我整個眼淚掉了出來。雙手掩著頭,我不太敢看她,因為實在太殘忍了。瞄到她的手一直抖著,我心真的快碎了。可是,還是要照顧她,所以我隔了真愛派婦 人,伸手過去貼著她的身體,希望給她一點溫暖。當然,我的手掌太小,比不上整個場地裡真愛派的無情和冷酷。珊珊老師的發言,引發了不只我還有很多人的眼 淚;而且據說,她一講完,坐在她旁邊階級上的真愛派某男生就離場了,只是不知是聽不下去或者過於羞愧!
 
意見交流結束後,台上長官、編著者回應時,還有兩個真愛派試圖再發言,完全不懂什麼叫民主素養。這是最讓人深感無奈之處。為什麼我們這麼以理相待,換得的,卻是人身攻擊、污衊毀謗,還有恣意妄為!?
 
整場結束後,我起身抱住了珊珊老師,告訴她:「身體最重要!不要傷了自己!」同時,也有一群人過來給了她擁抱,那是唯一讓我感受到暖意的時刻。
 
只是,「互相取暖」聽起來很是溫馨,但我多希望我們不是只自己關起門來,彼此理解彼此,更可以把一點點的性別友善知能,分送給真愛派,期待他們收下,並且能夠正視每一個人真實的存在,尊重每一抹生命基本的權利。
 
上帝可以回應我小小的心願嗎?




【720南區公聽會紀實-2】

標題:720南區公聽會~活生生的性別霸凌現場
作者:Chris Lin 
出處:臉書 http://goo.gl/qWYgW


剛參加南區的教育部國民中小學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參考資料公聽會回來,這個公聽會舉辦單位是訓委會,主要內容在要給教師參考的三本教材內容的審查.(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小學版/性別好好教-國中版/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三個版本的內容都可以在教育部的網站上找到全文PDF www.gender.edu.tw
 
即便已經先知道這會是場硬仗,但今天的公聽會仍讓人感覺到非常的不舒服及不友善活生生的性別霸凌現場,滿是噓聲和鼓譟的敵意環境令人難以忍受.什麼是霸凌? 這就是性別霸凌,只是場景由學校跟學生換成了成人而言語霸凌與不友善,卻是一點也沒有少.
 
開場前,會場外就聚集了許多未事先報名的人,吵鬧著要主辦單位開放排隊入場旁聽有位女士大聲喊叫要群眾每個人都拿張意見單,寫上反對,絕對不同意同志教育納入中小學教材許多戴著口罩,身上貼了標籤寫著"純潔"."品德"的學生在場外靜坐.公聽會就在這樣充滿緊張氣氛中開始.
 
最後主辦單位台南大學決定開放給未事先報名的人入場,一瞬間許多人湧進佔據走道及階梯而後,在後續的發言中,這些湧入的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台前有幾位先生總是帶頭鼓動或是對不同意見者發出噓聲或挑釁聲,而群眾鼓掌與否的回應方式,更是敵我界線分明的對抗展現。 

明明是針對教案內容是否需要修正的公聽會,依然變成各說各話的競賽場開放入場之後,贊成與反對的人數比例更為懸殊,幾乎一面倒的都是反對的聲音 (約莫1:4),發言的內容贊成的人會說出贊成的理由,感謝編作者完成讓第一線老師使用的參考教材,反對者則又從年齡不適合教,或同志教育不該出現在教綱裡著手,瞬間會場成為同志亡國滅種.性解放導致性氾濫及愛滋病的批判大會,也有打著學術或教學經驗豐富旗幟,用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不適宜,來反對同志教育的聲音
 
事實上,一開始游美惠老師就說得很清楚,參考教材當然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是性平法的重要精神與內涵不容動搖
所以請大家針對參考教材內容提出建議及批評,許多發言夥伴呼籲一定要先看過真正的教材,不要誤信網路上流傳的版本,或者是那些被移花接木的煽動性言論.只是今天在場的許多人,依然沒有把所有的教材都看過,對此提出意見;依然是把同志教育的篇幅放大來大做文章.
 
身處在這樣不舒服的會場裡,好幾次我都感覺快要坐不住,當佩珊說著在場外聽見有被動員來的青少年說出"這場會很噁心,裡面有gay好髒"的時候,我的眼眶馬上就紅了,也聽見許多夥伴抽衛生紙和啜泣聲.這就是所謂的尊重多元和差異嗎? 在這樣的說詞底下,所謂的尊重到底是什麼呢?
 
當所有的歧視在這樣的場合大剌剌浮上檯面又沾沾自喜時,我才真正意識到台灣的性別平等之路遠比想像的更為艱難與漫長.至少有件事情她們說對了,不能都靠學校教育來教,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落實.的確,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態度養成,再一次的認同我們性教育要從婦女著手的想法,不然學校教育教的再多,也永遠不夠,態度跟意識形態是最難改變的.
 
走出公聽會的會場,門口迎接著的是在門邊排成兩排,戴著口罩手上綁著純潔,身上貼著品德的青少年,我在想,什麼叫做純潔與品德呢?   不純潔的人在通過的時候,會被丟擲石頭或雞蛋嗎? 快步地走到接駁車上,深深的呼了一口氣~這才有種終於能暫時不感受敵意的自在
 
性別教育真的要做,認識多元性別也刻不容緩,除教育國中小學兒童外,真正需要被教育的,其實是這些說著要好好落實家庭教育的家長們。
 
對了! 看了落落長的公聽會心得來輕鬆一下吧.今天的手冊裡有某方的說法很有趣. 真的是令我耳目一新的爆笑出聲哪~
 
請問大家,如果小學六年級的孩子提問 "為什麼人跟動物要交配才能生小孩?"你會怎麼回答呢?




【720南區公聽會紀實-3】

標題:7/20教材公聽會南區報導之「魔軍壓境」
作者:Gasy Chiang 
出處:臉書 http://goo.gl/qS8T8

我先把想提醒即將參加中區、北區、東區公聽會伙伴們的事項寫在前頭,我怕後面心得感想寫太長大家不耐看完:

1.請務必提早到!這次我們早到,但他們更早到,所以我們要更早更早到!建議提早一個小時到場比較能夠確保有機會發言。

2.這 次有一個 新遊戲規則,同一個團體代表只能有一個發言,但因為每個民間團體是有兩個代表,所以請盡量錯開大家的頭銜,才能爭取發言機會。如果您還有其他頭銜可以使用 的,請盡快跟主辦單位更改您的報名頭銜,因為今天現場就不准改!至於教師與家長因為不代表任何團體,僅以個人身份發言,就不在此限。

3.現場極可能會情緒非常非常激動,如果有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伙伴,請記得要先吃!(這不是開玩笑,今天就有人差點倒下)

4.不管各位伙伴是同志還是直同志,請帶著您的勇氣出席,帶著屬於我們的同志驕傲!
 
先來說說今天入場的情形吧!記得前幾天才有朋友開玩笑說,大家都要提早到卡位發言,這樣下次是不是要前一晚去搭帳棚徹夜等候了?今天去到現場意外的發現,這似乎不只是玩笑話,還有可能成真!
 
我 比會議時間早了30分鐘到,但人龍已經排到門外了!報到處的小桌子前大約已經有兩百人在卡位,非常混亂。或許 因為排隊的不耐與人潮推擠,還不斷發生小衝突,例如會聽到:「死GAY」、「那些都是同性戀」、「不要靠太近免得被誤會」、甚至直接叫囂:「你們爸媽知道 你們來這裡當同性戀嗎?」…等,這就是聲稱要尊重同志的牠們最真實的醜惡面貌!
 
幸 好雖然他們使出了人海戰術卡位,但顯然是臨時動員的,因為對方大多數的人都是沒有事先報名的,現場當然無法進 入會場啦,於是對方開始說她們都是沒有電腦的家長,不知道要怎麼上網,所以才會無法事先報名,這是對家長權利的漠視,於是他們又開始集結到另一邊,嚷著說 要打電話給市長,打電話給立委,打電話給記者…最後主辦單位採用了一個折衷辦法,讓報名的人先入場就坐之後,再開放未報名者進入。只是會議廳只能有120 人座位,但大約擠進來了300人,所以最後整個講台前方地上、走道、後方通通擠滿了人!由於對方有不少人是年紀較長的長輩,我看到不少是事先報名有座位的 同志朋友仍主動起來讓座給長者。讓座給你們的是你們最痛恨的同性戀啊!你們知道嗎?
 
除 了現場擠進大批十分激動群眾,會場外還有三十幾位穿著白色T恤的青少年包圍著,是教會動員過來的,他們都用白 色膠布貼住嘴,上頭寫著「純潔/pure」。這畫面讓我聯想到新聞上出現黑道大哥出殯公祭的影像,總會有許多沈默不作聲的黑衣小弟環繞公祭會場,宣揚自己 幫派的聲勢,只是這次黑衣換成了白衣。他們從我們在排隊入場時就環繞包圍著我們,我不太知道他們真正的意圖,但因為他們的出現讓現場更透露出詭譎的氣氛。 好吧,因為他們的包圍,至少我有學到pure這個單字,我想這輩子大概都不會拼錯吧!
 
在許多混亂之後,終於要進行會議了。一開始是三位編者美惠、耕宇、菊吟輪流報告編輯的理念與脈絡,並且釐清一些誤解,那感覺挺好的,可以藉由這個機會替大家上課,但可惜時間真的太短,每人只可以講十分鐘,很多事情與概念只能點到而已。
 
接下來,就是大家輪流發言了。這次開放發言人數為50人,每人只有2.5分鐘很短,而且前幾棒都是對方陣營,發言內容當然又是開始跳針,但由於現場擠進的大批人群成了鼓掌部隊,對方氣勢變得很可怕:
「那是同性密友期,這怎麼會是gay!」(現場一起叫好,瘋狂鼓掌~啪啪啪)
「我們要教異性戀啊,這樣以後才能生生不息!」(「對!」啪啪啪啪)
「為同志爭取權益就不是多元立場,怎麼可以鼓勵濫交?」(「對!」啪啪啪啪)
「守貞教育才是對的!」(「好!」啪啪啪啪)
「怎麼可以只要求性權,卻又不負責!」(「對!」啪啪啪啪)
「同性性行為是AIDS主要傳染途徑啊!」(「對!」啪啪啪啪)
(「對!」啪啪啪啪)(「對!」啪啪啪啪)(「對!」啪啪啪啪)…..
 
對 方簡直像是某種戒酒成長團體,一個人分享感想之後,其他人開始給予支持叫好/叫囂。但好不容易終於輪到一位支 持教材的人發言,現場立刻一片噓聲~幾乎讓發言人的聲音快聽不見了。幸好台上的柯科長也很勇敢,不畏人群的立刻大喊:「尊重發言好嗎?」今天在台下替柯科 長按了好幾個「讚」!
 
對方發言不外乎是之前已經聽見 多次的「同志教育=變成同志=愛滋病=性氾濫=亡國滅種…」,但這次他們連假裝尊 重都懶了,現場完全籠罩在恐同與仇恨的氣氛當中,雖然我坐在一群自己人的陣營中,但我仍然感到十分害怕,也為現場許多同志朋友感到心疼,為何同志就要遭受 到這樣的羞辱與攻擊呢?
 
我知道真X聯盟他們來之前有 先自己開過說明會,教導大家如何發言。由此我更覺得真X聯盟他們那些帶頭人的可惡, 因為聽對方的引據,都是真X聯盟假造的書面資料,而非真實的教材內容!因此我們這邊也不斷的呼籲對方,懇求對方,請你們去看一下實際的書,就知道不是這麼 一回事了!你們被騙了!我真不知是否也該恨他們,還是該同情他們被蒙蔽欺瞞了呢?
 
直到四十幾號謝佩珊老師激情的發言,控訴著我們的遭遇與如何被仇恨對待,現場氣氛開始有了轉變,我們那一群人的眼淚都不由自主的流下了,對方某些人也開始學會禮貌的對待不同意見發言者。
 
眼淚,似乎讓現場緩和了一些。但會議已經趨近尾聲。
 
終場統計,可能台南大學旁邊就是教會的原因吧,現場真X聯盟大約來了250人,我方大約只有50人,但最後根據美惠老師的統計發言人數比例來看,是24:26,我方只有小輸一個。(因為對方都是臨時被動員,沒有報名的人啊!)
 
其實這個公聽會的正確名稱是「教學參考資料公聽會」,這不是教科書,只是一本提供給教學現場教師們參考用的一本教學參考資料,卻能夠引來如此龐大的陣仗與激烈角力,還有許多憂國憂民擔心國家滅亡的沈痛家長們!我真的很懷疑他們知道自己在幹嘛嗎?
 
從 會場走出來時,那場外那群「純潔青少年」們排成兩道歡送人牆,對著我們吟唱聖歌。或許,他們是想淨化我們這些 妖魔的心靈?美惠老師拉著我的手說:「別怕!抬頭挺胸的走過去!」於是我故意放慢腳步,挺起胸膛從純潔人牆與詩歌聲走過,並用力的回看每一位純潔青少年的 眼睛,用眼神告訴他們:「請放下仇恨!」
 
從台南大學走出來時,雨已經停了,天邊露出清朗,但心卻無法平靜,眼淚,還不停的在掉。
 
阿斯





【720南區公聽會紀實-4】

標題:0720同志教育訓委會南部公聽會狀況報導
作者:(Vas Tian 代貼) 
出處:臉書 http://goo.gl/a6pB6

[以下是朋友的紀錄,我只是代為PO出,感謝這位朋友]
 
7/20南區狀況今天12點多就去台南大學
一直等到1點多才登記發言
然後有位長的像立委黃偉哲的家長
想現場報名結果沒報到
就跟現場的家長一起大鬧現場
說欺負不會用電腦的人.叫市長來看......
還對工作人員及教育部官員&呂??(教材編者)大罵
(他們全都是反對者)
結果最後開放自由座現場來了一堆(約50人)坐在地上是拍手部隊
意見交流完就走了
然後在入場的時候看到一群年輕人嘴上貼著"純潔"膠帶
後來有不少人聽到他們說"等一下會有gay...好髒"
這次戰況極為激烈.衝突從場外就有
支持比上反對者約1:4-1:5
非常艱辛
途中有一為支持者發言被那位鬧事家長噓
結果教育部的官員大吼"尊重"
那個家長還是一直在支持方講完後講一些話或小聲噓
後來我就直接在支持方講完話後對他大喊"尊重"
反對方的組成非常多元.
有退休教師.輔導老師.家庭主婦等
而支持方的發言最受矚目
有一位媽媽說他吃了很多藥因為她不知道能不能安全的走出去
也不知道她自己能活多久
她的聲音非常虛弱但堅定
中間她哽咽的說""我剛剛聽到門口那群年輕人說"有gay好髒"的時候......""
台下哭成一片
下一位發言的年輕公民老師說他剛剛哭是因為他感覺到不少在座的同志因那句話使受到深深的傷害.他痛心的說"這就是你們所說的尊重嗎?"
還有一位成大的女同.講沒多久就哭著說"謝謝老師們編的教材
讓我知道我不孤單"
有一位成大的學生用教官的口氣質疑反方的尊重
總而言之整場公聽會煙銷味濃厚
出來之後那群少年還在走道列隊唱聖歌
 
 
給參加者建議
 
1.要有鮮明的印象
例如我就說"我是應屆畢業的高中生.比在座各位都更接近所謂的教學現場"
有不少支持方都說自己是老師之類的
還有一位在結語說"在座各位家長.你們有霸凌別人或被霸凌過嗎.你們有被用不雅字眼稱呼過嗎.所以各位官員應該重視我的意見而不是那些沒經歷過的家長"
成大女同說自己是成大的社團領導.拿過各種獎學金.還公費出國交流等等.
 
2.訴求清楚
例如質問反對方是否完全讀過三本教材.
質問反對方(真愛聯盟)對友善的定義
(真愛聯盟參加者說聯盟對同志很友善)



【720南區公聽會紀實-5】

標題:被人海戰術淹沒的南部公聽會
作者:LonelyRanger 
出處:PTT BBS站 Lwsbian版 http://ppt.cc/W1aT

其實我到現在情緒還是很亂,但無論如何我都希望我能夠盡快寫下這篇文章。因為過幾天中區、北區、東區的夥伴可能會遭遇到一樣的事情,我希望他們能做好保護自己的方式。轉開Beyond的光輝歲月跟Pink的Mr.President好一陣子,我才有心力的組織好這一篇文章,如果有甚麼失序的部分尚望告知。

文章可能很長,我希望詳實記錄一些我觀察到的情況給大家做參考。我很擔心接下來宗教團體會如法炮製,不斷動員搗亂,只因她們沒有足夠名額...

場外

今天我們一群人剛到場的時候,就看到幾十個家長圍在登記櫃檯前面咆哮,大意是說教育部公告資訊只在網路上,他們不會用電腦,當然沒辦法搶到名額,另一批又有幾十個家長,就在場邊大聲喧嘩說:整個台南市有一百多萬人,憑什麼給這一百個人代表決定要不要用這些教材!

有看不過去的夥伴說:你們這樣大吵大鬧,一點也沒公民素養,這樣子鬧就對了嗎?她們立刻激動的圍上來指著我們的鼻子罵說: 你們爸爸媽媽允許你們在這裡當同性戀嗎?你們大學生會用電腦,我們又不會!後來前面登記台的性平教育委員 李明真老師控制不住場面,一直要那些家長安靜聽他解釋,但是有個爸爸越講越不聽,還用閩南語嗆他說:用台語跟我溝通阿!你講國語我聽不懂啦!你們就是欺負我們台南人啦!

我們見狀就安靜下來,希望讓教育部的人可以好好控制場面,但混亂的情況卻不止於此。他們在登記台前面阻礙我們登記,一直檔在櫃台不讓活動進行。大概阻滯了半小時..最後她們終於協調找出一間教室讓這些人先進去休息,她們才勉強讓開。

當我在登記領取資料的時候,我抬頭跟似乎是齊明的人對望到,他手上的相機正對準著我拍攝,跟我對上眼三秒後,他若無其事是的把鏡頭轉到別的方向,然後再迅速的收起來。坦白說我當時的憤怒值已經可以讓我放兩個大絕招了,但是我還是忍下來,如果他們事後私自公布我的照片跟其他資料我會再做打算。眼下並不希望製造更多衝突。

但是當我領完名牌跟資料,準備要去排隊領發言條的時候,
門口出現了一大批約五六十個穿著白色T-shirt,上面印著粉紅色purity(應該是)嘴上貼著純潔的紙條的青少年跟一群媽媽,其中不乏外籍人士,一看就知道是教會動員來的。當我們在排隊登記發言的時候,這一群純潔的青少年就站在我們的旁邊,她們有的人還竊竊私語的說:我們要離這些gay遠一點,好噁心!

在場外這些家長沒停止吵鬧過,她們一直大聲疾呼要換大場地,要讓每個人都可以發言否則要打電話灌爆台南市政府跟教育部,不斷的攻擊教育部是一群被同志控制的官員。

場內

最後教育部無法抵擋她們的威脅,答應給她們近來旁聽,坐那些空下來的坐位但是假愛人潮不斷,她們不斷的湧進,最後幾乎每一個走道都被坐滿,包括講台前的空地他們動員的人數根本是原本報名人數的兩倍,於是災難就開始了。

一進場,後面的兩個"家長"就說:不用寫甚麼,兩個大字:反對!
寫這兩個字就對了! 她們都違反自然阿! 也違反道家阿! 還用得著問嗎? 當然是反對後來在公聽會的進行過程中,我後面站滿了假愛的家長們,她們一直大聲的反駁每一個支持我們的論點,還對我們某些自身經驗的分享做出很誇張的嘲笑。有個輔導老師說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她們就在後面激動的說:你在褻瀆神!不是只有一個,是很多個,這證明她們的愛都是虛假的。

教育部出席的的幾名編輯教科書的老師跟教育部的負責人員都很辛苦,她們不斷被家長攻擊,甚至還有人質疑她們根本就是同性戀,
認為應該要找歧視同性戀的人一起來編教材,這樣才公平,否則教育部眼裡只有同志教育的單一價值。其實關於教材的部分,這些老師跟教育部人員都做出很詳盡的解釋跟反駁,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支持他們。她們很堅定不移的表示這些課綱必須實施,不好的地方願意商量修改,但是不能停止發放這些教學資源。

李明真、游美慧、卓耕宇、洪菊吟這幾個老師都很棒,可以的話,希望大家寫信鼓勵她們因為她們面對著是整個家長們、宗教團體們火力的集中點。
教育部訓委會第三組組長柯今尉也仗義執言,用種族主義來譬喻性平教育的重要,他的信箱是 ker826@mail.moe.gov.tw 希望大家也可以鼓勵他一下。

回到發言情況,對方大多以下列句型做開頭:
1.我是個生命教育工作者.....
2.我是個輔導工作者.....
3.同志需要的是愛跟陪伴,不是教材...
4.我也是個被霸凌者,直到主原諒了我,我的人生才重新開始...

其中我特別注意到南一中輔導主任有表明她的身分,表示他反對這份教材理由是他可以在生活中協助這些學生,不必用教材,教材容易誤導。

同時也有其他論點,譬如倡導同志會讓愛滋傳染更嚴重、真愛值得等待、國家生育率低,同性戀只會讓台灣生育率更低,以後阿共打來就沒人防守,台灣會亡國。

接下來是正方,正方有很多輔導老師跟國小老師,包括做在我旁邊的兩名高中職輔導老師、性平會的老師、好性會的夥伴、成大拉酷社、中正酷拉斯社的夥伴們,有的人遠從嘉義下來,也有的人一大早從屏東上來。從屏東來的這位女孩我就稱他為婷吧! 當他說她是直同志的時候我們都很感動,他特地跑來為我們說話,還不畏懼這麼龐大的噓聲跟眼光,第一個為正方發言。在她之前有六個反方。

(說到這邊我必須離題一下,很多人都好奇,今天不是討論怎麼教這個課綱,怎麼又在辯論應不應該教的問題呢?沒錯!就是這樣,真愛跳針,品質保證。喵~)

我今天說:因為不是每個同志都可以飛去美國,去到已經對我們很友善的地方,我們也不能自己做一台火箭飛到一個不正常星球去生活,所以有人只能選擇從天橋上跳下來...很感謝這些老師寫出這份教材,讓我們知道我們不是孤獨的。同時我也反駁了愛滋病跟同性密友期的說法,這幾個理由她們真的是百說不厭。

其他一同前去的夥伴分配工作,講完好性會對於真愛聯盟的反駁。
其他是一些支持我們的家長跟老師,有個高雄全家盟的爸爸,他很支持這份教材,還寫信阻止高雄全加盟推廣反對的聯署。我事後去向他說謝謝,他說我們都是好孩子,要這樣面對一群大人真是辛苦我們了。其實我也成年滿久的了啦...雖然長得很像高中生....(汗)

希望今天有去的夥伴也能分享自己的發言,我就不在這邊對大家的論點多做闡述。

公聽會結束後,場地外的那群白色的純潔人群開始唱起聖歌,
諷刺的是在公聽會結束前,才有個家長跳起來說這個公聽會沒有教友 = =

於是我們就在一百多對眼睛跟大台V8還有聖歌的歡送下離開台南大學。

事後說來輕鬆,但是其實有到場的同志朋友們幾乎都哭了。我們從進去開始到離開,都是被歧視的。有個輔導老師很捨不得我們這樣子被對待,還拿出報章雜誌說:我們生活中四處可見異性戀的腥羶色,為什麼這麼有脈絡可循、有設計的教材會被說是同性戀的腥羶色?說一說,她哭了,於是我們幾乎都忍不住跟著掉淚。

但是我希望所有的同志的眼淚都不會白流,我們必須付出比她們更多的力量才能獲得我們的正義。她們一直用所謂的多數來打壓我們,但我們應該實實在在的站出來,十個喧嘩的人比十萬個沉默的人還要來的有力量。

希望大家不要一直卻步不前,能夠努力的為自己的權益付出。

                                                                  Sky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轉載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22/135/29ph5.html



科學研究:年過30 女人「同志傾向」變高


新頭殼newtalk 2010.07.22 陳怡潔/編譯報導

今年8月,一份有關女性性事的報告,將在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年度會議中被提出。這份報告中提及一個有趣的現象──女人年過30之後,「同志傾向」越來越多,換句話說,許多年過30的女性,對於同性比異性更感興趣。

例如:現年43歲的《欲望城市》主角之一,辛西亞•尼克森(Cynthia Nixon),就在6年前與女友Christine Marinoni開始交往,並於去年5月訂婚。

這份研究挑戰了長久以來,對於「性傾向可能是天生由基因決定,非人力所能改變」的說法。

研究也指出,許多中年之後才開始與同性交往的女性,之前通常都有過婚姻,也有孩子。關於這點,研究員說,女性的性傾向可能比男性更容易改變。

指導研究的南康乃狄克州立大學的Christian Moran發現,許多女性一開始面臨同性對自己的吸引,以及要兼顧家庭的和諧時,兩者的衝突,都會使這些女性遭受一段深刻的心理折磨。

許多中年後開始與同性交往的人妻,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的孩子,她們的「同性婚外情」也使得丈夫及孩子受到重大心理創傷。

對於自己的同志情誼,許多女性無法對孩子坦承,怕孩子無法接受,或在學校中被人歧視。

中年女性轉變性傾向雖然在最近幾年才備受社會關注,浮上檯面,但檢視歷史,這並非新聞。只是過去中年女性的同志情誼,礙於社會風氣而被壓抑。像是已婚的20 世紀現代主義女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40歲時也和另一位已婚婦女Vita Sackville-West發展出同志情誼。

不過,目前沒有研究可以說明,為什麼有些女性在步入中年後,才開始發展出對同性愛戀的欲望。





其實這種現象可以有很多原因解釋, 我比較認同的論點是: 其實每個人都有雙性戀傾向, 但社會的傳統壓力使得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異性結婚生子, 但是過了三十歲之後, 現代女性在這個年齡已經濟獨立, 在人生選擇上多了自由, 而在異性對象減少的情況下, 自然比較容易和同性發生戀情。如果調查收入高、生活在開放社會的女性是否更容易有同性傾向, 或許就可以釐清這個因素。

另外, 這種情形較少在男性身上發現, 我能簡單想到的原因就是社會對於男同性戀的接受度比對女同性戀低, 因為大眾對男子氣概 (masculinity) 定義狹隘並要求嚴格, 男性的生育的能力與責任也被看得比較重要, 也就是說, 男性進入同性關係所付出的代價會比較大, 因此這種情形在男性身上較少見, 並非他們的性傾向"不易改變"。

不過這意味著「三十拉警報」對女同志不適用, 目標反而增加了, 要找伴的把握機會吧!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年還沒過一半, 就有幾件事在美國同志圈掀起軒然大波, 與各位朋友分享:

一位密西西比的高中生 Constance McMillen 想帶女朋友並身穿燕尾服參加畢業舞會, 學校不同意; 在抗議後學校讓步, 但書是她們在舞會中不能有牽手等等親密動作。Constance 覺得這個規定即表示她不能表現出真正的自己, 在拉子媽媽的鼓勵下, 向人權團體求援, 一起對教育局提告, 學校乾脆取消舞會。法院裁定教育局侵犯學生權益, 但並沒有規定他們必須重新舉辦舞會。

四月初, 事件的最新發展是, 學校依舊舉行舞會, 但除了Constance 和女友, 只有其他五人參加, 其中包括兩位聽障學生。其他學生則是在家長的幫助下, 在不遠的鄉村俱樂部舉辦了"真正的"畢業舞會。其中一位學生在Facebook上發表感想, 表示他們厭倦了過去一年整個事件演變成媒體焦點, 也不滿Constance 破壞了他們在高中的最後一年, 為了自己如意, 犧牲學校的名聲。Facebook上隨即掀起筆戰, Constance 本人後來轉學, 在六月二日已經畢業。

有看過電影 Mean Girls 的人就知道, 高中生可以很殘忍, 成立小圈圈排除異己的本事可不小, 之前就已經有幾個不堪同學肢體和語言暴力的同志學生跟轉學生以自殺收場。學校、學生和家長在這件事的應對上更是顯示出他們的態度正是養成這種不友善環境的根源。有些人說 Constance 這麼做只是讓人覺得她想出名得利 (Ellen 在節目中頒給她三萬美金獎學金, 她也受邀出席GLAAD頒獎禮), 但我覺得當她挺身站出來的勇氣值得我們讚賞, 這種事件很可能不只在這所高中發生, 也不一定只有同志學生受到歧視(那兩位聽障學生不是也被排擠嗎?), 當她爭取自己的權益的時候, 其實也是為各個被視為"異類"的族群發聲, 可悲的是大人們教給其他學生的不是包容與尊重, 反而讓他們以為歧視與自己不同的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將會延續怎麼樣的惡性循環? 想想實在令人擔心。

美國鄉村女歌手Chely Wright 出櫃, 並出書和接受各大媒體訪問暢談心路歷程。她說她一輩子都在說謊, 為了隱藏自己的秘密, 顯得冷漠且難以接近, 就連最好的朋友也無法認識真正的她。她曾經一天禱告三次, 祈求上帝消除她的同性戀傾向, 並暗自決定就算終身無法找到真愛也無所謂, 還曾經和另一位男性鄉村歌手交往來隱瞞真相。但是最後她趕到越來越不快樂, 就像把自己逼到角落, 甚至開始考慮自殺的可能, 那時她才明白面對真相才是唯一的路。

在接受Ellen訪問的時候, 她提到當年Ellen透過情境喜劇出櫃的時候, 她正好跟父親一起收看節目, 她正膽顫心驚地等著看爸爸會有什麼反應, 結果他關掉電視, 說了一句 “It's disgusting.”從此她與父親之間的鴻溝開始加深, 當時Ellen母親寫的書給她很多力量, 直到她覺得如果繼續對家人說謊就會完全失去親情之時, 她將那本書送給父親, 現在爸爸轉而以了解支持她的態度接納她。

鄉村音樂的支持者大多是傳統保守家庭, 而且在宗教的影響下, 對於同性戀是相當不友善的, 所以Chely Wright出櫃更需要極大的勇氣。她為了隱瞞自己的性向放棄了交往十年的女友, 讓人感嘆同志為了在社會生存, 放棄了多少人生中珍貴的事。但願她的勇敢能給還在櫃子裡掙扎的朋友們一些力量。另外我不得不提為什麼圈內人都對Ellen讚譽有加, 就是因為近十幾年來她真的對同志的貢獻很大, 不管是在平權運動上, 對於同志的形象提升上, 或是個人影響力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還有媽媽Betty也代表同志父母的聲音, 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說話, 給擔心失去家人支持的同志很多希望。

出櫃同志演員Sean Hayes (曾飾演情境喜劇 Will & Grace 裡的Jack一角)在百老匯擔任音樂劇 Promises, Promises 的男主角, 跟天后級人物 Kristin Chenoweth 談情, 卻遭到自己本身也是同性戀的專欄作家 Ramin Setoodah 在新聞週刊Newsweek 上批評, 連帶指出出櫃演員演異性戀角色根本缺乏說服力。這篇文章立刻引來百老匯眾多出櫃演員嚴正抗議, 其中引起最多報導的就是女主角 Kristin 親上火線, 在網路上留下的長篇留言。她說許多出櫃演員飾演異性戀角色都獲得正面迴響, 觀眾根本不在乎他們跟誰上床, 更何況 Sean Hayes 表現出色, 許多觀眾還千里迢迢到紐約看他的演出呢! 這種「同志很娘所以不像男人」的論調正是許多青少年在學校被欺負的原因, Newsweek 怎麼可以允許這種不正確的觀念繼續傳播下去? 出櫃演員飾演異性戀角色就跟演妓女、棒球選手或獅子王一樣, 那叫做演戲! 她了解出櫃公眾人物對於為了同性戀傾向困擾的年輕人非常重要, 所以她支持她的朋友。

媒體有雙重標準, 異性戀出演同志角色就是勇氣可嘉, 出櫃演員飾演異性戀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這是可笑的成見, 也難怪為了不被定型, 同志演員才不敢出櫃。演員是來演戲的, 難道演殺人魔要先去殺幾個人嗎? 你可以批評演技上表現不好, 但是因為性傾向否定人, 是你自己有偏見, 不應該當做新聞評論。最近逛網站的一個感想是: 攻擊同志砲火最猛的, 往往同是圈內人。外面的敵人已經夠多了, 實在不必亮傢伙在戰友背後捅一刀。我一向很崇拜 Kristin Chenoweth, 現在更是要將她捧上天了。美麗有才華有幽默感人又好, 而且來自南方傳統基督教家庭的背景還長期支持同志社群, 天后不愧是天后啊! 最後離題一下: 文中還提到 Jonathan Groff, 希望Kristin 還能回鍋客串(雖然不是很喜歡她的角色設定), 有空再來聊我這陣子對 Glee 的狂熱吧!

上週日2010東尼獎 Kristin 和 Sean 的片段看這裡


參考連結:
Constance McMillen, Fake Prom? Itawamba Dance Was Kept Secret From Lesbian Teen Country Star Chely Wright Comes Out
Promises Star Kristin Chenoweth Speaks Out on 'Horrendously Homophobic' Newsweek Article, Defends Sean Hayes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3/132/24emt.html

更新日期:2010/04/23 11:37

(Your News記者谷有成綜合外電報導)「我是男同性戀者,但無法捐血。」美國德堡大學(DePauw University)同性戀學生亞當.吉伯特(Adam Gilbert)12、13日在校內舉辦捐血活動,動員全校捐出與他自己體重相符的血量,對男同性戀捐血禁令表達不滿。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監 督管理局政策,為防止愛滋病蔓延,將男男性接觸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列管為禁止捐血對象。該政策至今歷時27年,仍禁止男同性戀捐血。


吉伯特認為,當年防止愛滋病的政策已過時不適用,因此趁 紅十字會捐血車巡迴德大校園,召集師生響應「為亞當發聲:捐1個亞當」(Advocates for Adam: Donate his Weight)活動。希望全校捐出65公斤,等同吉伯特體重的血量,一圓他無法捐血的夢,進而發起連署,抗議政策不公。


吉伯特強調,現今捐 血單位全面篩檢捐血者,確認是否帶有愛滋病毒,男同性戀卻仍面對終身禁令。響應活動的該校學生傑瑞米.王(Jeremy Wong)說,「男男性接觸者早被證明不是愛滋病傳播的主因,這項禁令明顯不合理。」


 捐血活動吸引校內近300人連署反對不平等政策,其 中115人自願捐血,最終達8成血量目標。一同籌劃活動的德大學生蘿拉.皮爾斯(Laura Pearce)說,「這些血量已能救活345個人。」


目 前捐血禁令也受到質疑。3月初,18位國會議員一同致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撤銷這項過時且無科學驗證的禁令。在各方反對聲浪下,美國食品藥物監 督管理局6月將重審該政策。


「活動在反禁令聲浪下更顯重要」,吉伯特表示,已將連署書交付印地安那州參議員,要求當地參議員支持撤銷禁令的 提案,他也積極幫助別校籌劃類似活動,目前已接洽3所大學。


(Your News是由政大新聞系大學報、中央社、Yahoo!奇摩合作)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大選落幕了, 歐巴馬成了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他以現場演說極具魅力著稱, 許多人把他和黑人人權運動領袖Martin Luther King, Jr.相比
總之這次選舉結果寫下歷史的新一頁, 算是向平權跨進了一大步

另一邊, 才通過不久的加州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案子, 這次在加州同時舉辦的公投中遭到否決
主張禁止同性婚姻的保守團體用的策略是, 如果同性婚姻合法, 學校以後就會教導學生要必須接受同志, 教會反對同志就是政治不正確, 這策略對加州的保守族群或虔誠的教徒(例如很多拉丁籍的居民都是天主教徒)奏效, 成功推翻法院判決, 同志婚姻再次不成立
本來給同志們一樣的公民權力似乎是合理的事, 大家都可以表示尊重
但是若談到下一代或是宗教教條, 事情就大條了

和同志相處、接受同志, 並不代表你的小孩會變成同性戀
同性戀者也是人, 我們都是平等的
可惜還有很多人不了解
包容和你不同的人真的有這麼難嗎? 難道這就是人的天性?
這真是平權運動上的退步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友小管她一直推薦我看[夜幕低垂], 還曾經想直接寄DVD給我。

日前聊天時我說我終於去找來看了, 她很興奮地問: 「美得要命是吧?」

『嗯...床戲拍得很美。』 (我發誓我在這方面完全是小學程度)

「拜託! 第一次吻戲才美好不好? 阿呆。 那是種突破, 很震驚, 在我小朋友的時候第一次看到, 害我變同性戀。」

『妳真的相信有"變成同性戀"這回事嗎?』

「有啊, 不然老娘可以去嫁男人, 生一窩小孩。呵, 女人真是令我失望。」

對我來說, 我不太覺得有人可以"變成同性戀', 就像我不覺得我可以被"'改成異性戀"一樣。

當然也有因為環境而改變的例子, 女校 、軍中, 或是更猛的修道院, 但我覺得那只是暫時因為寂寞或環境的因素而互相產生暫時性的依戀, 離開那個環境就又跟異性戀沒兩樣了。這常常被拿來當做範例, 鼓勵還在自我認同的人說: 只是環境的關係, 你以後就會正常了。

還有圈內心臟很強的T會去追求異女, 雖然大多悲劇收場, 可是我也看過成功的案例--異女發現女人的細心男人比不上, 念念不忘卻又不能接受另一個女人, 只能哭訴: 不愛我, 為什麼要帶我走進這個世界?

有一種說法主張性向是流動的, 所以異性、同性、雙性都不是特定的族群, 每個人都有可能愛上另一個人, 無關性別。我同意, 而且本來愛一個人就不是因為性別, 是因為性別的特質。我愛女人的特質, 而不是愛那兩個XX染色體。 不過我也認為會愛上同性需要有隱性的因子, 否則不管環境或人力引導都沒有效, 所以就是有人無法接受同性戀情。

所以不能說變成同性戀, 只是靈魂的種子被喚醒了吧!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年輕的英國女作家 Sarah Waters (莎拉‧華特斯) 這一本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小說 Tipping the Velvet (台譯:輕舔絲絨), 是國中同學推薦她的作品, 又在網友的部落格看到介紹, 才到圖書館找來看的, 結果真是挖到令人驚喜的大寶藏了!

主角南西是漁村小孩, 遇到了反串歌手凱蒂一見傾心, 決定跟著她到倫敦尋找更大的舞台, 結果經歷了大城市的詭譎狡詐, 也走過了一段紮紮實實的自我認同人生路...

作者描寫女同志戀情壓抑的情緒, 體內充滿著慾望、全身發燙的同時, 卻又擔心自己的心思被對方看透, 真是絲絲入扣! 而整個故事中包含了多樣的女同志人物和關係的類型, 逃避自己本性的、視伴侶為玩物的、因為寂寞和同情而動情的、熱衷於社會運動的、為心愛的人默默付出守候的...加上和維多利亞時代的階級和社會背景相連結, 『輕舔絲絨』是一本架構完整的拉子世界縮影。

我是去年讀完的, 前陣子聽到[拉子三缺一]請來陳雪討論這本小說, 覺得實在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這本好作品, 所以來推薦一下。值得一提的是節目中蛇寶貝說, 其實在古代有很多已婚女性的閨中密友, 都可以在書信往返間看出有同性戀情愫, 但是這種關係因為不威脅到異性戀婚姻, 所以在當時比較沒人會大力反對, 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想到英國電視影集The Tudors[都鐸王朝]中, 英王亨利八世的一位近臣, 也和宮廷中的作曲家有同性戀情, 他的情人還會詢問有關他妻子的事情, 所以這種婚外的另一半好像真的可以被接受。關於書名 Tipping the Velvet/輕舔絲絨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節目中也有說清楚喔! (其實蠻明顯的吧? 整個就AA的啊)

Sarah Waters 已經出版了四本小說, 台灣由小知堂引進: 輕舔絲絨華麗的邪惡荊棘之城守夜。 (可惜封面看起來好像普通的少女言情小說, 人家可是在國際上拿獎的作者耶!) 我也看過「荊棘之城」, 其中陰謀計算、秘密中的秘密, 也是讓人欲罷不能的故事。

希望我的大聲疾呼, 能讓大家不要錯過了這本好書!

P.S. 英國BBC電視台已經把『輕舔絲絨』和『荊棘之城』拍成了迷你影集, 聽說輕舔絲絨的電視版(譯名為《南西的情史》)情節上有些許改變, 不過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可以看看。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上週五月十六日,加州最高法院以四比三的票數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裁定,以下是相關新聞:

加州高等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


加州同性婚姻合法 保守派促修憲


女女婚有譜 艾倫狄珍妮 要娶小15歲女友


加州同性戀結婚合法 艾倫狄珍妮在節目宣布:我要結婚了


其中讓我注意到的是, 不同種族之間的婚姻居然也曾經無法律依據, 沒想到人類對於愛無國界、無種族、無性別之分的這個概念原來還這麼陌生。我們太注重眼睛看得到的東西了, 茫茫人海中能找到相伴一生的人就該感恩並珍惜了, 何必再拿外在的一切來困擾自己?

那天早上看 Ellen 的節目, 還不知道前一天加州法庭的決定, 就看到她在節目裡宣布婚訊。 前陣子聽說她們已經訂婚許久, 就等同性婚姻合法化, Ellen 還真是一天都不浪費。全場觀眾起立鼓掌祝福, 鏡頭帶到 Portia, 有些害羞地笑著, 但也難掩興奮喜悅之情, 十分令人感動。

Jodie Foster 才宣布跟十四年的女友分手, 這廂又傳來好消息。 其實同志的愛情真的沒什麼不一樣, 緣分來去、聚散離合, 也不過如此而已。

但當然還是希望能聽到多一點這樣令人開心的新聞啦!

天下的拉子, 都要開心地生活喔!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04/8/wp85.html

「男子」懷胎6個月 挺大肚上電視


TVBS 更新日期:2008/04/04 22:28 謝姈君

怪事年年有,大男人懷孕,恐怕最令人難以相信,不過美國真的有一名「男子」,已經懷胎6個月,消息曝光後聲名大噪,挺著大肚子上遍美國各大媒體,不過這名懷孕的「男子」,其實是一名變性人,他由女變男後,當時子宮並沒有切除,所以才成功受孕。

這年頭,新聞標題很聳動,狗說人話、外星人入侵、芭莉絲拿了諾貝爾獎,還有男人會懷孕。

排除種種不可能,只有一則是真的,那就是34歲的男子湯瑪斯,真的已經懷胎6個月,寶寶在肚子裡蠢動,褲子都撐開來了。孕夫湯瑪斯:「很遺憾,我得換別的衣服。」

大男人挺個大肚子,立刻獲得名嘴歐普拉跟時人雜誌的青睞,湯瑪斯夫妻受邀上節目。脫口秀名嘴歐普拉:「是湯瑪斯而不是南西,懷孕了。」

其實,湯瑪斯原本是女兒身,本名叫做崔西,一直到大學時代,他有了性別認同的問題。孕夫湯瑪斯:「我早上醒來覺得自己是男人。」

20歲初,他動了變性手術,5年前才以男人的身分,跟年紀大他一輪的南西結婚。孕夫湯瑪斯:「事實上我選擇不變動我的生殖器官,因為我希望有一天有小孩。」

想要愛的結晶,最後由「老公」來懷孕,因為老婆無法生育。孕夫之妻南西:「我無法懷孕,醫生已經摘除我的子宮,我沒有子宮,所以就交給湯瑪斯懷孕了。」

變性人買精子受孕,曾經遭到不少醫生拒絕,他們的鄰居更錯愕。鄰居:「坦白講,簡直是惡作劇。」

新聞評論,也覺得很荒謬,但是不少女性,為他們的大膽喝采。民眾:「我希望這會成為一種趨勢,更希望全球男性能理解。」

即將生下女寶寶的湯瑪斯,希望外界不要投射異樣眼光。孕夫湯瑪斯:「我是個男人,碰巧是個懷孕的男人。」

起碼他們的故事,比芭莉絲拿諾貝爾獎還要可信。

這是最近頗為轟動的新聞, 當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反同性戀者的一個主要論點就是同性戀是違反自然的, 現在應該也有不少人因為這位懷孕的男士而感到不安 (不知道會不會有宗教團體來抗議?)。

The L Word 影集裡有一位跨性別的角色 Max, 處於變性前後的尷尬時期, 身邊的拉子朋友不了解他的心態和處境, 逐漸產生了摩擦和疏離。

就像有些人無法諒解雙性戀者的族群, 覺得她們左右逢源, 跨性別的朋友往往在同志的團體裡隱形。事實上 LGBT 這個大傘包容了所有不屬於異性戀模式的朋友, 我們應該比一般人更了解「與眾不同」的喜與悲, 別讓彼此成為弱勢中的弱勢。

By the way, 各位覺得這篇新聞稿在用字遣詞上有什麼值得修正的地方嗎? 聳動新聞的相互比較會讓大家不舒服嗎?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轉載自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7/today-family1.htm

櫃父母下午茶〉家有一Gay 如有一寶 ( 2008-02-27 )

文/開心幫幫主

農曆年節雖說是闔家團圓的重要節慶,但是對同志朋友而言,卻可能反倒寧願選擇出國旅遊,一來,是為了避免親朋好友中的三姑六婆,不斷地對你的終身大事好奇追問,二來,是可以免去面對一些白目的父母,藉以省下有去無回的紅包開支。

今年大年初一,我就在桃園國際機場餐廳,先後遇到四對也要出國的GAY COUPLE(同志伴侶),當時的我不禁在想,當同志也沒什麼不好,至少他們比許多的異性戀者,要來得自由逍遙多了,甚至再進一步推論,如果做父母的能想得開的話,其實有個同志子女,也是很不錯的呢!

記得相關單位為了配合不同的時空環境,曾經先後設計過許多生育推廣口號,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兩個孩子恰恰好」以及「男孩女孩一樣好」了,如今,正確的觀念或許應該是,「男孩女孩一樣好,生個同志會更好」。

<同志兒女好在哪>貼心度大比拚 爸媽足感心

隨著少子化時代的來臨,多數人的確不像以往那麼重男輕女了,像有些只有女兒的父母還會說,生女孩很好啊,小的時候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長大以後對爸媽也比較貼心。

女兒或許的確貼心,但她們總有出嫁的一天,如果還是有公婆的大家庭,說不定還得顧及夫家,才能表達出對自己父母的貼心。

兒子雖然不會出嫁,但狀況可能更糟,因為如果兒子過於孝順,就有可能引起媳婦的不滿,像「你怎麼不能對待我的爸媽,像你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或是「你怎麼對待岳父岳母,我就怎麼對待公公婆婆。」就是我經常聽到的真實例子。這樣的結果多半就是,做爸媽的為了息事寧人,很多事根本都不敢勞煩自己的兒子了。

其實檢視我們周遭的其他家庭,就會發現許多年邁的父母,都是由還沒結婚的子女,負擔最多照顧的責任──這其中當然就包括有為數眾多的同志子女在內。

因此,我真的要對有所有的父母大聲呼籲,如果你們願意接納子女的同志身分,那麼不管是兒子或女兒,一定都會備感貼心的,而且將來不但不會有婆媳問題,甚至無論他們是男男或女女的伴侶,都只會多一個孝順你們的小孩。

<阿爸阿母安啦!>同志消費勢力 世界新潮流

當然,天下父母心,沒有任何父母會因為希望子女能陪伴在身邊,而樂於見到他們不婚,因為做父母的總是會擔心,子女如果缺乏另一半的照顧,生活要怎麼過呢?甚至老來孤苦無依又要怎麼辦呢?
關於這部分,其實同志也遠比異性戀要有優勢多了。

就先以風氣較為開放的外國來做證明好了。雖然在多數國家,同志仍是不被認同的族群,但是對只講求獲利的生意人來說,卻早已聰明地看準了同志是消費力驚人的金雞母,像從內褲、香水到手錶,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都紛紛暗渡陳倉地改用男男情慾的曖昧廣告,來向廣大的同志消費者示好了。

同志的高消費奇蹟當然是有跡可循的,因為同志不但有許多人是躋身於高收入的行列,而且幾乎都沒有吃喝嫖賭方面的惡習,加上同志沒有異性戀在戀愛或養育子女方面的龐大開支,所以當然就會多愛自己一點啦!

生意人的眼光肯定是有前瞻性的,所以美國著名的VISA信用卡,就特別邀請也是同志的「網球女金剛」娜拉.提諾娃代言,設計了一款專供同志使用的「彩虹信用卡」,而美國的大電話公司,也立刻跟進推出了「同志電話卡」,如今連歐洲的維也納都想大賺同志錢,像維也納觀光局在2007年,就特別設計了一本發行量達八萬份的《同性戀者導覽》手冊,希望能靠同志振興他們的觀光及經濟。
大方消費當然只是同志追求生活品質的方法之一,用心規劃未來,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目標。

<明天會更好>同志社區 發揮守望相助

早在2000年,當同志書店「晶晶書庫」,及同志團體「同志諮詢熱線」,先後進駐公館商圈後,許多同志就發願,要將當地打造為一座,歡迎並且適合同志居住的彩虹社區。

同志社區當然不是夢想,如今,當地不但已經有了同志開設的書店、精品店、咖啡屋、餐廳及服飾店,更有許多貼著「對同志友善」標章的商家,附近的氛圍當然也就越來越適合營造同志社區。
因此,同志非但不會孤苦無依,他們甚至比異性戀更為知道團結的重要,單身的同志會彼此相約,日後大家要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可以彼此互相照顧,而同志伴侶也會加入這個大環境,和其他同志共同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新的一年,很多人都會以「除舊布新」來期勉自己,其實,所謂的「除舊佈新」,當然也應該包括掃除舊觀念、建立新思維,因此,只要為人父母的能擺脫愛面子的虛榮心,以及「人言可畏」的無聊包袱,然後用心去體會,自己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寶貴價值,那麼所有的父母一定都會說,「家有一 G,真是如有一寶啊!」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Mar 03 Mon 2008 12:02
  • 默哀

每天都會看美國知名出櫃女同志 Ellen DeGenere 的脫口秀, 這是上週五的片段:



談話原文:

"On Feb. 12, an openly gay 15-year-old boy named Larry, whos is an 8th grader in California was murdered by a fellow 8th grader named Brandon. Larry was killed because he was gay. Days before he was murdered, Larry asked his killer to be his valentine. I don't want to be political. This is not political. I'm not a political person, but this is personal to me. A boy has been killed, and a number of lives has been ruined. And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the killer Brandon got the message that it is so threatening and so awful and so horrific that Larry would want to be his valentine, that killing Larry seemed to be the right thing to do. And when the message out there is so horrible, that to be gay, you can get killed for it, we need to change the message.

Larry was not a second-class citizen; I am not a second-class citizen. It is okay if you're gay.

I don't care what people say; I don't care what people think. And I know there are entire groups of people who face discrimination every single day, and we're a long way from treating each other equally. All of it is unacceptable. All of it. But I would like you to start paying attention to how often being gay is the punchline of a monologue, or how often gays jokes are in the movies. Because that kind of message -- laughing at someone 'cause they're gay is just the beginning. It starts with laughing at someone, and then it's verbal abuse, and then it's physical abuse, and then it's this kid Brandon killing a kid like Larry. We must change our country, and we can do it. We can do it with out behaviour; we can do it with messages we send to our children; We can do it with our vote. This is an election year. There's a lot of talk about change. I think one thing we should change is hate. Check on who you're voting for, and does that person really truly believe that we are all equal under the law? And if you're not sure, change your vote. We deserve better.

My heart goes out to everybody involved in this horrible, horrible incident. All the families of this poor -- even, you know, Brandon's life has changed because he did this..."

大意:

『二月十二日, 一位名為 Larry 的十五歲八年級小男孩被另一位名為 Brandon 的八年級生謀殺了。事件發生的前幾天, Larry 問他的同學 Brandon 要不要當他的valentine (情人節 = Valentine's Day)。Brandon 從某個地方得到這種想法: 一個同性戀者希望當他的情人是如此的嚇人和恐怖, 恐怖到殺死他看來是個對的選擇。這是一個嚴重錯誤的訊息: 如果你是同性戀者, 你有可能會被殺死,而我們要改變這個訊息。

Larry 不是次等公民; 我也不是次等公民。身為一個同志是沒有問題的。

我知道有好多人每天都必須面對歧視, 我們離彼此公平對待還有好長的路要走。我們應該從注意電影裡有多少輕蔑同志的言語做起, 因為一切都是從嘲笑同性戀開始的, 然後是言語暴力, 然後是肢體暴力, 然後是一個像 Brandon 的小男孩殺死一個像 Larry 的小男孩。我們需要改變這個國家, 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 改變我們給孩子們的訊息, 改變我們的選票。今年是選舉年, 很多人都在談論改變, 我想我們應該改變的一件事就是仇視。你要選的人真的相信我們在法律之下都是平等的嗎? 如果你不確定, 就改變你的選擇, 我們應得更好的對待。』

剛好昨天凌晨三點到五點半熬夜看了電視上播的 Boys Don't Cry [男孩別哭], 講的是一個跨性別的女生被發現她的真實身分後, 被女朋友的哥哥強暴最後用槍打死, 這是發生在1993年的真實事件。

前陣子還在想, 如果邱妙津在目前的環境中, 有沒有可能不會選擇走上自殺一途?

當我們覺得大環境變得友善了, 又發現離受到公平對待的那一天, 還有好遠好遠...

Larry 是個堅強的小男孩, 他只是勇敢地做自己, 結果他就這樣離開了
二月中還有另外兩起謀殺案, 受害者都是同性戀者
美國大眾除了討論這些因為歧視而引起的犯罪事件, 也在質疑為什麼主流媒體都不報導這些事件?
當 Larry 的死亡經由網路傳播而受到注意, 其他兩個"膚色較深"的受害者為什麼極少人理睬?
是不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和畫著濃妝和身穿女裝的同志性工作者比起來比較令人疼惜?

這次的事件, 有很多角度值得深思

請大家記得, 就算我們生而不平等, 也該互相尊重, 公平對待彼此

(此文章歡迎轉載)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直有人努力於尋找同性戀基因這件事, 不時也會聽到自然界許多同性戀的案例, 大家都想藉此證明同性戀是天然的產物, 所以就跟膚色或雙眼皮一樣, 不應該受到歧視。

我當然同意這個說法, 尤其身為一個天生的女同志, 我很想理直氣壯地說:「我生來就是這樣, 要不然呢?」

但是這個論點, 也有可議之處, 如果因為自然就該被接受, 那如果人獸戀、戀童癖和亂倫都有科學證據支持,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全盤接受? (事實上, 也真的有學者認為這都是自然的, 需要被包容)

果然, 這陣子科學家就發現有戀童癖的人, 腦部神經結構和一般人不同:
Pedophiles `programmed,' study finds

文中聲明這並不表示侵犯幼童的人無罪, 就像一個男人無法克制自己而犯下強暴還是有罪。

我想,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對於所見事物默默定了標準。

即使是天生的, 也還是有好多特徵受到了社會不公平的對待, 例如肥胖、殘障、"醜"...等等。

我們能不能拋開基因論, 對於和我們不同的人都保持尊重? 這才是真正的接受與包容。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Grade 10 的 ESL 英文課堂上, 忘了為什麼老師談到同性戀的話題, 有一位來自大陸的同學斬釘截鐵地說: 「中國大陸沒有同性戀。」語畢老師笑了, 並且帶著理解性的笑容回答:「噢, 我確定中國大陸一定有同性戀者, 只是妳不知道罷了。」我還記得我當時只是震驚, 第一次見識到大陸封閉這些資訊的成效, 更難以想像身處對岸的同志們, 活在如何壓抑的環境中 (雖然將近十年前的台灣也不算好到哪裡去)。

現在, 同性戀的話題在中國大陸已經可以公開討論了, 這跟社會的接受度不能畫成等號, 只能說是媒體的開放吧! 就跟其他地區一樣, 我看到的是一群人, 說他們不會歧視同性戀者, 說愛上誰是當事者的自由, 一面又說只要不干擾到他們就好。這是一直讓我很困惑的論點, 「你們幹什麼不關我的事, 但也不要來招惹我。」「同志們有愛的自由, 但希望我的小孩不是 gay.」這些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種態度, 能不能算是恐同症?

其實還是有保守的媒體。上次<刺青>在柏林影展的報導, 就有一家大陸的娛樂新聞說:「兩位女主角在片中飾演"交情匪淺"的好朋友」我聽了當場嚴重內傷, 真是好笑又可悲。

鳳凰衛視位於香港, 所以似乎比較有空間直接討論這個禁忌。有一個節目討論同志該不該維持與異性戀的婚姻, 一位男同志實在無法忽視自己的慾望, 也有固定的男朋友, 所以離了婚, 但妻子從以前就一直迷戀她的丈夫, 並且覺得靠時間總可以扭轉乾坤。有一位來賓認為婚姻是丈夫對妻子的責任, 所以不應該輕易放棄, 還說看到兩位離婚的夫妻坐在一起真匹配。我想他對同性戀的認識還不夠, 所謂同性戀, 就是對異性沒有動心的感覺, 也沒有性衝動, 在這個前提下, 真的有人願意待在沒有愛的婚姻裡嗎? 為了責任? 還是為了方便?

另一個節目訪問了幾對拉子伴侶, 其中還有文藝界的名人, 所以大家都算是勇敢地出櫃了。其中一個 T 說她跟她的伴知道她們不會有未來, 所以對方接受家裡的安排結婚了, 婚禮當天她依照諾言去參加, 她的伴在人群中用眼神搜尋她, 看到她才有繼續的力量, 但開始飲宴之後她實在忍不住, 跑出場外哭完了再回去繼續招待賓客。我絕對沒有那種勇氣, 或許應該說我的心不夠寬廣, 可以親眼看著自己深愛的人要和別人共度一生。才發現, 放手絕對比緊握需要更大的力氣。

她失戀後實在忍不住痛苦, 跟父親坦承自己的性向, 家人不能接受。後來想帶新的女朋友回家過年, 只說是同事, 敏感的父親便直接說:「要回來就一個人回來。」女友倒很貼心, 只有兩人在工作的城市過年也無所謂, 除夕夜, 想著家人, 又流淚了, 父親在那一刻終於來電叫她回家, 雖然她沒有回去, 但也算是前進了一步...

這些困境當然不僅限於大陸, 只要較為保守的地區, 同志們總是要面對龐大的壓力與不諒解。所以才需要繼續推動同運, 期待有一天, 同性結婚跟異性一樣稀鬆平常, 同性戀子女和別人沒什麼不同, 就像有顆美人痣或有對雙眼皮的眼睛一樣。

希望這幅未來的圖畫, 不只是我的白日夢。同志們, 繼續加油吧!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週日的奧斯卡獎對圈內人其實很有意義, 在台灣了解美國演藝圈的小故事的人可能不多, 容我來跟各位解釋吧!

我非常欣賞今年的主持人 Ellen DeGeneres (她是[海底總動員]裡那隻健忘的藍倒鯛的配音人) 當年她在主演的情境喜劇中出櫃, 從此改變了電視環境, 雖然保守人士群起反對, 她的節目也被取消了, 但同志話題不再那麼可怕, 之後才能有以同志為主角的電視劇大受歡迎, 在同志運動歷史中, 一定有她這一筆。

在轉播典禮前, 著名的資深媒體人 Barbara Walters 做了一個十幾分鐘的訪問, 我才知道 Ellen 小時候曾被繼父性侵害, 當時她媽媽剛因為乳癌切除一邊的乳房 , 她繼父說另一邊好像也有硬塊, 所以要摸她的比較看看, 當然從這個動作進一步發展 ...有一天她媽媽不在家, 他還破門進入她的房間, 她只好從窗戶逃出去, 當晚就睡在醫院地板上, 但是因為那是一個小鎮, 她又不敢說她為什麼逃出來, 怕傳遍整個鄉里, 跟媽媽說, 媽媽還不相信她, 直到繼父的說辭不斷改變, 媽媽才知道他在說謊 (真奇怪, 小孩子難道比大人還會說謊嗎? 大人們總是不把小孩的話當回事)。一般大眾對女同志的誤解之一是: 女生一定是被男生傷害過才會變同性戀, Ellen 說但是她想在那之前就應該是同志了, 她高中時也交過很多男朋友, 甚至有論及婚嫁的, 只是跟女生在一起讓她覺得比較自在。

經過了出櫃風波找不到工作, 當時高調交往的女友 Anne Heche 也高調的分手, 現在她有自己的脫口秀、交往了兩年多的澳洲辣妹女友, 還完成了主持奧斯卡典禮的夢想 , 主持人問她如果見到上帝會跟祂說什麼? 她回答說: 「Thank you. 因為我每天都知道我自己很幸運。」她媽媽後來成為同志家長的代表, 對同運也有貢獻, 昨晚女友跟她媽媽一起開心地坐在台下, 那畫面真美好。

美國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Al Gore 推出關於溫室效應的紀錄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其主題曲也在昨晚得獎, 主唱人是搖滾音樂界很早出櫃的女同志 Melissa Etheridge, 經過了乳癌的考驗, 她在台上感謝台下的老婆跟她們的四個孩子 (其中有傳言是向大帥哥 Brad Pitt 借精子) 的時候, 老婆驕傲地看著她, 我也為她感到驕傲 (關妳什麼事?)。

聽拉子三缺一裡維維談怎麼能為這個圈子出份力, 最高境界就是像她們這樣, 在焦點下自信的說: 我是同志! 一切的出發點只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做正面的示範, 證明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甚至因為困境, 訓練出更堅強的心靈。

另外還有兩個感想: 在外語片回顧的畫面中, 出現了[臥虎藏龍]經典的竹林對決片段, 下面字幕打著"台灣", 我心想與其花錢改國營企業的名字, 還不如重視文化教育, 有當年的文化環境, 才能培養出一個揚名國際、讓大陸也羨幕的大導演李安。 另外, [ 神鬼無間]得到改編劇本獎的時候, 大會廣播居然說原版的無間道是日本片!! 天啊, 這是全球矚目的盛會, 資料還不仔細查證校對?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常常和朋友討論婚姻的話題, 這是以前的我從來不會想到的事, 家裡也沒有逼婚壓力, 大概是年紀漸長, 就算認識的朋友們都還單身, 身邊還是不斷地有婚禮、喜酒等宴會在進行, 於是讓我開始思考這件事...

聽過同志名人前輩說, 異性戀的關係可以維持得比較長久, 是因為公開的戀情已不是兩人的事, 若是走進婚姻, 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再加上小孩和法律的約束, 形成了一個社會機制, 要分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所以因為這種種因素, 就算感情已不如以往, 兩個人還是會繼續在一起。

反觀同志的戀愛是非常私密的, 很多時候家人並不知情, 也不會向圈外的朋友透露, 如果自己沒有出櫃, 那真是一切安靜無聲, 湖面清明如鏡, 水面下暗潮洶湧, 於是當兩人出現不可解決的問題, 要分開就真的只需要兩人的共識, 或許也因此同志的關係不長久, 給大眾以偏概全的印象就是同志們花心、關係混亂。

我的觀念還頗為傳統, 總覺得人海茫茫之中找到了知心相惜的人很不容易, 同志圈小, 能遇到適合的另一半更是難得, 再加上因為一份感情, 我會把伴侶的小毛病都看成可愛的特色, 於是愛苗在呵護下滋長, 時間越長, 愛意越深, 只要互相認定, 長長久久甚至牽手走一輩子我都不覺得有什麼困難。(這段說完了, 各位要吐的請便)

我提過, 加拿大的台灣人少, 我所知道的人都是跟男女朋友一交往之後就走到結婚, 沒有再換過伴侶, 只有一個例外。網友夏小姐聽了回一句: 「好可怕」本來以為這是令人感動的事, 沒想到接到這樣的回應。想起那位前輩說的, 同志談戀愛跟異性戀沒兩樣, 兩個人在一起可以很甜蜜, 也會有問題, 只是因為沒有社會機制的束縛, 分手真的比較容易, 換個角度看, 能夠勇敢地追尋自己的真愛, 這不是也很好嗎?

我想有一些人可能因為習慣, 或者怕離開之後找不到更好的, 所以選擇繼續走下去, 從前我會同意這是很好的想法, 畢竟兩人相處遇到困難, 總需要一點堅持, 輕易放棄實在太沒價值。這話沒錯, 但如果因為這樣就降低情感上的需求而委屈自己, 那也挺可悲的。

我喜歡細水長流的感情, 尤其自豪於女生的溫柔絕對是拉子們的優勢之一, 在木訥的個性之下, 我想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永恆神話信仰者。在熱戀期、磨合期、新鮮感喪失的考驗之後, 我相信還是有長久的情路。愛, 需要堅持, 但是最初的基礎, 還是建築在那份感覺之上。

或許我們是幸運的, 有自由去追求真正屬於自己的伴侶。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蕾絲邊入教材 高中老師傻眼

轉載自2006/12/18 民視新聞網

這學期高一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裡納入了同志議題,包括蕾絲邊、拉子等名詞都成了教科書的內容,不少老師要上課前還得惡補,上網蒐尋這些讓他們霧煞煞又有點尷尬的辭彙。課本裡面出現了蕾絲邊、拉子和酷兒,現在的學生,他們對這些名詞覺得一點都不稀奇。

這是公民與社會的高一課本,第2章談的就是性別的多元,裡面有以前只在街頭上聽過的字眼和解釋,例如直接從英文翻過來的Queer和Lesbian這些辭彙,有的同學根本沒聽過,連老師都覺得很意外,上課前還得先上網惡補。

在這個年代,許多禁忌都開放了,教科書將最新的現象列入,或許學生見怪不怪,不過有的老師們似乎還是有點不太習慣。(民視新聞翁郁容、蔡奇霖台北報導)






這是個好消息! 許多從事同運的前輩都強調老師是很重要的種子, 可以影響很多人對同志的看法, 不過看來學生們比老師還更了解同志文化。令人奇怪的是新聞的標題為什麼要選用"傻眼"這個詞呢?文中的"不習慣"還好些, 總覺得"傻眼"帶有負面意義

Dec. 30, 2006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屈原原是同性戀?大陸學者爆:屈原愛上楚王寫出離騷...



轉載自東森新聞報:

更新日期:2006/12/13 17:21 記者:記者牟宗珮、梁偉勛/湖南報導

提到端午節,大家都知道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典故,不過近幾年卻有研究學者發表,屈原極有可能和楚懷王存有私人情感,是個同性戀,不但寫下充滿情感、又淒美的離騷,還抱著寫有「楚」字的石頭投江,不過大陸的屈原協會卻批評,把屈原當作同志研究,可笑又可惡。

愛國詩人屈原寫下悲壯淒美的離騷,感嘆國愁而投江自盡,這是小學生都知道史故事,不過近年來卻有學者認為,屈原根本就是個同性戀,愛上了楚懷王的屈原,國愁再加上私人情感無處宣洩,才讓屈原乾脆投江自盡。

僅管朱自清、孫次舟等文學家也都同意這個說法,但在湖南汨羅的屈原研究學會卻否認,表示這根本是無稽之談。中國屈原協會理事劉石林表示,最近學術界傳出屈原是同性戀,和楚王有曖昧關係等等,他可真是不屑一談。

戰國時代盛行男風,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斷背關係很正常,再加上屈原寫出的離騷至情至美,也讓人懷疑,在國家大事之外,是否也有同志情誼?只不過被後代學者懷疑為同志,愛國詩人屈原就算不投汨羅江,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隱客隨筆:

前幾天才看到一篇梁山伯有同志情節的論述
文中說梁山伯欣賞女扮男裝的祝英台
卻遲遲不肯依約到祝家向拜把兄弟的妹妹提親
又, 蝶戀花比喻男女之情, 那麼最後梁祝化作比翼蝶, 更是隱喻同志情感

古代同性戀這個名詞尚未存在, 但既然同性之愛是自然界的產物, 不論時空的差別, 當時一定也有同志, 因此才有龍陽與斷袖之癖此說。再說那時民風更為保守, 類似情節被加以修改變成為人歌誦的故事也是有可能的。

Dec. 14, 2006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初"入門"的女同志最先學到的, 應該是自己的拉子性別, 就如同發現自己愛上同性的對象時, 試著解釋自己的心理, 了解自己是同性戀者, 剛啟蒙的同志似乎認為找到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 台灣發展了特有的分類法, 把拉子們歸類成T、婆(p)、不分, 還有更細微的不分偏T、不分偏P...等等。其實看到這麼多的種類, 它們都在告訴我們, 性向像光譜一樣, 並沒有特定的類別, 而且具有流動性,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T, 但這幾年越來越溫柔, 搞不好早就向不分靠攏了。


認真研究之後才知道原來女同志也分這麼多種, 而且在台灣, 相應的外在條件還很嚴格。在網上看到的T大都是小帥哥, 還讓我擔心自卑了一下, 好像不會打扮不夠有型就該準備一輩子打光棍一樣。


可是我一直覺得分類這件事很詭異, 身為同志, 就已經打破傳統一男一女的情人配對方式, 進了圈子裡, 為什麼還非要以這種模式侷限自己呢? 如果T的另一半就一定是P, 那我們是不是跟異性戀沒兩樣?


其實在國外的同志圈真的沒有分的那麼清楚, The L Word 雖然常被批評片中太多美女, butch (國外稱男性化的拉子為butch) 太少, 比較陽剛的Shane也性感到極點, 與現實不符, 但是在國外兩個長髮美女在一起真的很普通, 在台灣似乎比較不常見 (如有誤會請告知)。


剛來加拿大所讀的高中位於多倫多知名的同志區Church St. (教堂街) 附近, 每天放學都會經過, 商店掛滿了彩虹旗, 露天咖啡座坐滿了同志, 大部分很友善有禮貌。有一天晚上社團活動結束後回家時, 還看到兩位穿著皮夾克有啤酒肚的飛車黨壯漢在樓下擁吻呢! 誰說同志情侶一定要一陰一陽? 所以大家不要再把大眾的刻板印象套在自己身上囉!


話說回來, 如果為自己找到一個標籤可以增加歸屬感, 讓妳比較自在, 那就貼上去吧! 我想要說的是, 標籤沒有那麼重要, 也不必為了它的定義給自己或別人壓力, 同性戀代表的是一種既定觀念的突破, 所以那些表面的設限真的不用太在意, 一句話, 活得快樂比較重要!


圖: 在拉子三缺一的節目中聽到這個有趣的說法: 英文字母的順序是 PQRST, 所以R是不分, Q是不分偏P, S是不分偏T, 炫吧?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近兩年發現好多影視娛樂新聞都拿同性之間的親密舉動當噱頭, 兩位女歌手或男歌手在演唱會或慶功宴上接吻, 要不然就是暗示自己有可能接受同性戀情....等等, 突然想起一向最會炒作話題的Madonna跟Britney Spears和Christina Aquilera當年的舌吻不知搶得多少版面 (可憐排在第二被吻的Christina在之後的報導中都沒什麼鏡頭), 才發現原來大家的靈感由此而來。


這現象引發了我矛盾的情緒。一方面喜於社會開放, 如果大眾對兩位同性親熱見怪不怪, 走在街上的同志們也許能多一點自由; 一方面又憂於這種商業宣傳手法帶起的同性戀"大流行", 會讓一些年輕的小朋友對同性情誼抱持好奇好玩的心理, 把同志之間難得的感情視為辦家家酒的遊戲。


是我又太認真嚴肅了嗎?但不只一次看到討論區或是奇摩知識中有人問同性戀是什麼樣的感覺, 想找人試一試探門路。雖然探索各種性向的可能性也許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才能了解的課題, 可是牽扯到的是人的感情、人的心啊! 一想到這裡, 我的聯想力便不自覺地往負面的方向去 (難道T在這方面真的比較脆弱嗎?)。


比起宣傳性質的炒作, [斷背山]帶起的討論與流行還可愛一些, 至少讓那些為了好玩躍躍欲試的人看到這條路伴隨而來的壓抑、無奈、痛苦, 還有常見的悲傷結局。


什麼?我太悲觀了嗎?好吧, 繼續看新聞, 大家高興就好。



P.S. 另一個讓我不平的地方是, 昨天演唱會的兩篇相關報導中, 昇哥的跨年演唱會都只分到最後一段幾句話帶過。哈, 可見這宣傳手段真有效。



圖: 林俊傑與阿杜在演唱會上親吻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