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終於了解為什麼大家都說《漂浪青春》比《刺青》好看, 因為它真的好‧很‧多。我想關鍵在於它的故事比較貼近現實的人生, 就跟上面提到的一樣, 真實的直白比幻想的童話當然更容易獲得共鳴。

比較“不主流”的一段大概是中間的〈水蓮〉, 年輕時因為家庭壓力, 相約假結婚的男女同志在一個喪偶又失智, 另一個染上愛滋、離開伴侶之後互相扶持的故事。在商業現實下, 同志電影大多數標榜美麗的青春愛情故事, 然而同性戀者的老年生活可謂雙重弱勢, 其實更需要被關心。阿彥一直被失智的水蓮當做已過世的另一半, 水蓮還活在不能公開與同性伴侶出雙入對的記憶中, 逼阿彥不情願地穿上洋裝和高跟鞋, 這對別人眼裡看起來奇特的“夫妻”, 經歷水蓮走失跟在公園被騷擾的事件後, 也找到老來相伴的生活。這是個悲喜交雜的故事, 明明是令人感傷的兩個人物與背景, 在某些橋段卻令人發笑, 但同時觀眾也不會忘記兩人背後沉重的社會議題, 如同周美玲導演還把《刺青》海報改造成男同志版, 害我笑不出來差點憋到內傷。最近伴侶盟在台灣推動多元成家立法更加努力, 草案看起來比單純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更包容, 更符合現代社會多樣化的家庭組成, 但願以尊重人權自豪的台灣能在伴侶權益上前進一大歩。

其他兩段可能比較容易消化, 因為趙逸嵐超帥的啊 (身高優勢是重點)。我發現藝術大學真的在藝術表演各方面的水準都很高, 台灣教育環境在「唯有讀書高」(或是唯有途高) 之外其實可以把眼界放寬, 不過這需要家庭和社會風氣配合吧! 之前曾讀到有很多在國外獲獎, 回國卻沒出路的音樂系高材生的新聞… (離題, 就此打住) 我很欣賞周導在電影中一些細膩的手法, 例如少年時代的竹篙討厭穿內衣, 走出女廁會被打掃阿姨以質疑的眼神上下打量, 除了喜歡做中性打扮, 她其實也沒意識到自己的性向為何, 直到被年輕的水蓮點醒, 這些看似刻板印象的情節, 在這裡卻有不同於一般同志電影裡精準的描寫。

另外逛到一篇文章探討電影裡孩童情竇初開的情節也蠻有趣的, 當然《刺青》裡的小綠跟本片的妹狗都被點名。不知道周導連續安排這種角色是不是想提醒大家, 性向是天生的, 對喜歡的對象的自然反應, 藉以反駁『同性密友期』之類的論調? 或者小孩子根本還沒有死板的性別概念, 反正喜歡就是喜歡?

相關閱讀: 童顏下的愛情─《漂浪青春》與《海角七號》的另一種觀察
(原來這部電影跟《海角七號》是同一期的? 我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最近周美玲導演的新作《花漾》也上映了, 看片花的時候驚喜於鄭元暢的古裝扮相沒想像中那麼糟, 陳意涵好像變得更美了, 吳君如好搶戲, 還有重點是繼《漂浪青春》請來許景淳, 這次的主題曲我一下子就聽出萬芳的聲音, 心中大喜(她們倆唱台語歌都有種古典味)。感想是: 周導的電影越玩越大了, 不過在拍偶像劇的同時, 彩虹六部曲請務必要拍完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國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